2020數位相機、類單眼、微單眼以及單眼相機選購小知識
新手要買相機以前,一定要具備的基本知識
這種東西基本上都是還滿專業的知識
如果你看一些相機的測試報告或評測,一定都會碰到這些資訊
要弄懂可能要花一些時間,但我會盡量寫的比較直白一點
現在的數位相機種類非常多種
目前主流相機
大致上分為「不能換鏡頭的相機」以及「可以換鏡頭的相機」
不能換鏡頭的相機
還可以細分為「一般數位相機」以及「類單眼相機」
可以換鏡頭的相機
可以細分為「一般單眼相機」以及「微單眼相機」
一般數位相機又叫做「傻瓜相機」
或者你要稱它為「消費機」也可以
這種相機強調就是簡單易用好攜帶
相機的快門速度或光圈大小不需要自己調整
你只要負責按拍照就好,頂多調整一下亮度
其餘全都交由相機自己來決定
這類型的相機曾經很流行,可以說是幾乎人手一台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手機的拍照能力越來越強
這類型的相機已經被手機取代了
目前這類型廠商很多都轉型做防水相機
如果你喜歡潛水或玩一些水上活動
那建議你可以買這類型的防水相機
防水相機目前比較推薦的是Olympus TG-6
這種相機基本上是前一種相機的加強版
它的光圈大小及快門速度都可以手動調整
也就是光圈先決、快門先決、全手動模式
有的相機甚至還可以安裝「外接式閃光燈」以及「快門線」
這些功能原本只有單眼相機才有
所以這種相機才叫做類單眼,意思就是類似單眼
類單眼目前有分為兩大類型
這種相機特色就是「夜拍」很強
可以讓你不用腳架的情況下,手持拍照不會模糊
不過這類型的相機的缺點就是望遠功能都不強
光學變焦大概只有三到五倍而已
基本上這種相機拍照大多數都不錯
畫質比高階智慧型手機好很多
連拍速度或者手動操作模式都勝過高階智慧型手機
如果你常常拍夜景,又不想帶腳架
這種相機應該是你最佳選擇
目前這類型的大光圈相機比較推的是Sony RX100m5a
RX100M5a它有內建一吋的感光元件,同時還有F1.8的大光圈
這種相機體積比較大,外型真的很像單眼相機
它的望遠功能非常非常強
光學變焦基本上可以達到30倍、50倍,甚至100倍都有可能
因為它的望遠功能很強,非常適合一些追星族的人使用
可以讓你在大型演唱會中就算坐在最後面,
也可以拍清楚舞台上每個表演者的臉孔
或者像徵信社專門搞跟監偷拍搜證,這種相機也很適合使用
基本上這種望遠強大的相機是絕對不會被手機取代
因為手機的機身太薄了,沒辦法塞進這麼強大的鏡頭
不過這種相機缺點就是夜拍表現比較差
晚上拍出來的相片就跟一些中階智慧型手機差不多
如果想要把夜景拍好,就要另外帶腳架會比較保險
目前這類型的望遠相機比較推薦的是Nikon P1000
Nikon P1000的望遠功能有125倍光學變焦,相當3000mm長焦鏡頭
看完前面內容,相信有些人會想,
有沒有相機可以做到望遠及夜拍都很強?
有啊,當然有這種相機
它就是我現在要介紹的「一般單眼」及「微單眼」
這兩種相機因為可以更換鏡頭
想要拍望遠就裝望遠鏡頭
想要夜拍就裝大光圈鏡頭
自然就可以達到望遠及夜拍都兼顧
這類型的相機如果要拍淺景深的相片
表現也比不能換鏡頭的相機好很多
所謂淺景深就是「主題清楚背景模糊」的效果
婚紗攝影或者是雜誌封面照幾乎都是這類型的作品
要拍這種相片需要望遠及大光圈同時擁有的鏡頭
拍出來才會比較明顯比較漂亮
(淺景深示範圖↓↓↓)
一般單眼及微單眼相機的差別在於「機身」
一般單眼相機它的機身比較大比較重
微單眼相機它的機身比較小比較輕
兩者重量差距差了快一半
微單眼之所以比較輕,
是因為它拿掉了一些單眼的內部零件
像是反光鏡或者是五菱鏡
少了這些零件,重量自然就減輕很多
不過這並不影響微單眼的畫質
至於光圈大小或者快門速度,
一般單眼及微單眼都可以手動調整
這點就跟前面介紹的類單眼相機是相同的
目前微單眼面臨的主要缺點就是
它發展到現在也不過短短幾年左右
所以鏡頭種類比較少,售價也比較貴
不過因為它的重量比較輕的關係,非常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所以未來有很大的機會會取代一般單眼
其實最近我在婚攝現場已經很少看到攝影師拿一般單眼
現在拿微單眼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以上
目前微單眼相機我比較推薦的是SONY a6100
微單眼相機我也另外推薦可以選SONY A7III
也有人稱它為A7M3或者是A7 MARK III
相機高價位及低價位為何價格差異這麼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數位相機雖然種類很多
但彼此之間價格差異卻很大
便宜的相機有的一台不到一萬就可以買到
有些相機光是機身就超過十萬
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取決於畫質及功能
一、畫質
相機的畫質基本上是由鏡頭及感光元件來決定
好的鏡頭售價一向比較貴
但是它拍出來的相片可能四周變形比較少,
或者是遇到強光眩光比較不明顯,
或者是不容易起霧,拍出來畫質清析度很高
再來光圈比較大或者是內建防手震的鏡頭
這種鏡頭特別難做,這也是售價居高不下的另一個因素
感光元件就是類似於底片相機裡的底片
它也是相機內部一個最最最重要的零件
在相同畫素的情況下
感光元件的面積越大,感光能力越強,夜拍的雜訊就越少
感光元件的面積越大,淺景深拍出來的效果也越明顯
不過感光元件越大,售價也越貴,重量也越重
現在主流相機比較常見到的感光元件如下
(面積由大排到小)
全片幅 > APS-C > M43 > 1吋 > 1/1.7吋 > 1/2.3吋 > 1/3吋
其中全片幅面積比一吋感光元件大了至少八倍以上
也比1/3吋大了好幾十倍以上
所以它們彼此之間的畫質差異非常巨大
一般單眼相機及微單眼相機比較常用的是
全片幅、APS-C、M43這三種感光元件
不能換鏡頭的類單眼相機比較常用的是
M43、1吋、1/1.7吋、1/2.3吋這四種感光元件
傻瓜數位相機以及智慧型手機比較常用的是
1/1.7吋、1/2.3吋、1/3吋這三種感光元件
因為傻瓜數位相機以及部分的類單眼
它使用的感光元件跟手機使用的差不多
所以拍出來的畫質很接近
這也導致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功能較強的手機
來取代這類型的相機
一般單眼及微單眼相機因為使用的感光元件的面積較大
所以相機機身也比較龐大,重量較重,售價也比較貴
手機因為本身體積較小,無法塞進這種面積的感光元件
所以手機在畫質上無法取代一般單眼及微單眼
還有一點我要特別強調
「高畫素」就是「高解析度」
但「高畫素」並不等於「高畫質」
其實畫素跟畫質的關連性真的很小
這算是一般大眾最常見的誤會
這就好像名字姓白的人,不代表他的皮膚比較白
姓蔡的人,也不代表他做事比較菜
姓韓的人,也不代表他是韓國人
畫質的好壞最主要還是要由鏡頭及感光元件的大小或技術來決定
高畫素或高解析度只代表相片拍出來比較大張而已啦
例如
一千萬畫素的相機
拍出來的相片如果把它洗出來大概相當於一張A4紙張的大小
二千萬畫素的相機
拍出來的相片如果把它洗出來大概相當於一張A3紙張的大小
也就是兩張A4那麼大張
二、功能
相機功能有很多種,每種功能也都會影響到價格
像是同類型的相機中
螢幕有翻轉能力又多了觸控功能,那售價就會增加
對焦速度比較快的相機,通常也比對焦速度慢的相機貴
可以錄4K影片的相機也比只能錄FHD影片貴
有五軸防手震的相機也比一般防手震貴
自動白平衡(也就是色溫)做的好的相機,通常售價都不低
還有像是機身防塵防水、新的動態包圍曝光方式、新的錄影格式....
每種功能研發都非常不簡單
所以只要每增加一個功能,售價就會增加很多
以上每種功能礙於篇幅關係,恕我也無法一一詳述
其實相機還有很多種其它類型
例如說像是空拍機、針孔攝影機、或者是行車記錄器.....
因為這種相機比較特殊,就不在本篇文章討論範圍內
至於其它更詳細的相機相關知識或型號資訊
祝各位都能挑到你心目中最理想的相機!!